辽政办发〔2025〕13号

即时比分办公厅关于印发
《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
(2025—2027年)》的通知

各市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厅委、各直属机构:
  《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已经省政府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  

即时比分办公厅
  2025年7月2日
  

  (此件公开发布)
  

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
(2025—2027年)

  

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,加快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政府运行新形态,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结合即时比分实际,制定本方案。
  一、总体要求
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统筹集约、数据赋能、利企惠民、安全可控,着力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。到2027年,全省一体化基础设施高效集约,一体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,“一网通办”、“一网协同”、“一网统管”应用数智赋能,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动态防御,“1131”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基本建成。
  二、建设完善一体化基础支撑体系
  (一)强化云网设施支撑
  1.提升政务云统揽能力。统筹整合政务云资源,推进非涉密政务系统向政务云迁移,建立统一调度机制,开展效能评估、动态调配。完善省政府数据中心异地数据灾备和数据备份功能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,各市政府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。以下均需各市政府和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落实,不再列出)
  2.提升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。强化电子政务网络统筹建设管理,深化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。提高省级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带宽,推进省政务外网互联网协议第6版(IPv6)地址部署和应用,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的移动接入能力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二)强化共性应用支撑
  3.完善数字政府基座系统。聚焦应急、水利、生态环境等领域,基于共性支撑平台,结合人工智能技术,通过跨技术集成、跨主体协作和跨场景适配,打造防汛减灾、气象监测等个性化应用场景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自然资源厅、省生态环境厅、省水利厅、省应急厅等有关单位)
  (三)强化人工智能支撑
  4.增强一体化基础大模型服务能力。统筹算力资源,聚焦政务服务、社会治理、机关办公等领域,搭建“人工智能中台”,提供知识库、接口调用等基础能力,探索智能问答、政策匹配、数据分析等应用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三、建设完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
  (一)推动公共数据高质量供给
  5.推行公共数据统一目录管理。规范化梳理现有数据资源目录,实现全省公共数据资源“一本账”管理。推进人口数据、法人数据、电子证照数据、信用数据、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等基础数据库共建共用。建设教育服务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专题库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教育厅、省公安厅、省民政厅、省自然资源厅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)
  6.强化公共数据源头治理。推动各地区、各部门整合内部业务系统,建立集成的一体化应用系统。推进业务数据整合,核心职责业务全部建立专题数据库。开展公共数据供给能力提升行动,推进高频重点数据归集,构建数据质量标准体系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二)促进公共数据高效率流通
  7.完善公共数据管理机制。健全数据资源管理统筹协调机制,明确数据归集、共享、开放、应用、安全、存储、归档等责任。出台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制度,建设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,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8.健全公共数据供需对接机制。制定供需对接管理规范,动态编制数据共享需求和责任清单。推进数据直达基层,为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、基层报表数据“只报一次”等基层数据创新应用提供支撑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三)深化公共数据高水平应用
  9.推动公共数据高效共享。依托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,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党委、人大、政协、法院、检察院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按需共享。支持各地区、各部门创新大数据科学辅助决策应用,促进政务运行高效协同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10.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。完善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功能,动态更新公共数据开放目录,建立公共数据开放需求受理反馈机制。围绕医疗健康、城市治理、应急管理等行业领域,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应急厅等有关单位)
  四、建设完善“三网”数智应用体系
  (一)推进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
  11.提升线上服务效能。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统筹整合各类网上办事入口,拓展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范围,丰富“辽事通”应用场景。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落地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12.扩展涉企增值服务。依托“辽企通”平台向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,推广扫码入企应用,推动更多优惠政策免申即享、直达快享。强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“1号键”企业服务专线建设,完善涉企诉求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13.创新智慧政务应用。围绕省市政务服务网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应用场景,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。聚焦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、教育服务、养老助残等领域,提升数字惠民服务水平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教育厅、省民政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残联等有关单位)
  (二)推进机关运行“一网协同”
  14.健全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。推进非涉密办公业务系统、公车用房等机关事务管理系统接入“辽政通”。推动电子公文标准化,逐步实现相关业务全程电子化单轨运行。推进机关单位数字档案室和数字档案馆建设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委机要局、省档案局、省机关事务局等有关单位)
  (三)推进社会治理“一网统管”
  15.提升城市治理能力。推动人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等多维度数据融合,创新社会防控、公共安全、基层治理、市场监管、应急管理等领域应用,提升态势实时感知、风险智能研判、处置及时协同等能力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16.提升经济调节能力。推动人口、就业、产业、投资、消费、贸易、区域等经济领域关键数据的归集、治理和应用,构建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。推动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建设,提升财政、税收、就业、工业、统计、审计等领域数字化监测预警水平。(责任单位: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财政厅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农业农村厅、省商务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审计厅、省统计局、省税务局等有关单位)
  17.提升市场监管能力。加强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建设,实现监管执法部门、事项、人员等应接尽接。加强重点领域数字化追溯监管,拓展“食安辽宁”一体化智慧监管服务平台、药品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场景。推动部门联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转入常态。(责任单位:省市场监管局、省药监局等有关单位)
  18.提升社会管理能力。提升网上行政复议、网上信访、网上调解、智慧法律援助等水平。构建新型基层管理服务平台,推进智慧社区建设。完善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和智能感知体系,推动智慧公安建设。构建省应急管理综合数字化平台,深化智慧应急建设。(责任单位:省委社会工作部、省公安厅、即时比分、省应急厅、省信访局、省法院、省检察院等有关单位)
  19.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。打造全省生态环境业务综合平台,强化大气、水、土壤等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。健全水利智能监测感知体系,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。构建精准感知、智慧管控的协同治理体系,完善省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一体化服务平台功能。(责任单位:省生态环境厅、省自然资源厅、省水利厅等有关单位)
  五、建设完善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
  (一)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
  20.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警处置和协同联动机制。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、安全预警、应急演练工作,提升安全防护能力。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,推进政务系统商用密码应用改造和密码应用评估工作。(责任单位:省委网信办、省委机要局、省公安厅、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二)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
  21.构筑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。对公共数据开展分级分类保护,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,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。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评估、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。(责任单位:省委国安办、省委网信办、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三)加强人工智能风险防范
  22.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发展。建立人工智能安全评估、风险防范机制,促进大模型应用安全合法,实施分类管理,推动协同治理,强化问题处置。(责任单位:省委网信办、省委保密办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公安厅、省国家安全厅等有关单位)
  六、保障措施
  (一)强化工作机制统筹。省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抓好重要任务落实。各级政府要将数字政府重大改革、重点项目、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。设立数字政府首席数据官,协调推动数字政府建设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财政厅等有关单位)
  (二)强化标准规范统筹。组建省数据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,推动制定实施数据基础通用标准,健全完善数据流通利用安全标准体系。完善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,推动共性项目统建、特色项目自建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单位)
  (三)强化效能评价统筹。建立数字政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,定期组织评价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调整,加强评价结果分析和跟踪指导,强化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四)强化运维运营统筹。建立数字政府运维保障机制,组建专业化运营队伍,提升全域全层级运营服务能力,优化用户使用体验,以运营促建设,以运营促提升。(责任单位: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  (五)强化数智育才统筹。将提高数字治理能力作为各级党校(行政学院)的重要教学培训内容,创新数字政府建设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。统筹政府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,持续激发数字人才创新活力。(责任单位:省委组织部、省教育厅、省科技厅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省数据局等有关单位)

责任编辑:张靖宇